史上最强暑期档观察2|传统文化题材电影,原来还能这么玩 -

来源:爱看影院iktv8人气:532更新:2025-09-18 16:54:10

2023年暑期档电影市场展现出多元题材并存的格局,除《消失的她》《孤注一掷》《八角笼中》以外,传统文化题材亦占据重要位置。据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8月29日11:30,电影《长安三万里》以近18亿元票房位列中国动画片历史第二,其放映周期已延长至国庆档(10月7日)。而《封神第一部》则以24.5亿元累计票房超越《捉妖记》,跻身中国影史票房前25名,并即将在第8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制片市场进行展映,标志着中国故事向国际舞台的持续输出。

《羊城晚报》8月30日A10版刊发文章《在文化历史中寻根:从<哪吒之魔童降世>到<白蛇2:青蛇劫起>,再到<新神榜:杨戬>》,指出自2019年起,每年暑期档均会出现一部票房与口碑俱佳的国漫作品。然而,今年暑期档上映的《长安三万里》却打破了这一传统格局,以独特的叙事手法让观众认识到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的多样可能。该片于7月8日首映,在首个周末即实现票房逆跌,后续更创下了九次逆跌的纪录,其中周日票房屡次超越周六。这种反常的票房走势被业内人士解读为:观众在周五、周六观看《消失的她》《孤注一掷》等热门影片后,选择在周日继续欣赏《长安三万里》作为周末观影的延续。

数据显示,中国观众年均观影量未达1部。《长安三万里》能够突破这一观影惯性,实属不易。影片凭借优质口碑与广泛传播的话题效应,在近40万观众评分后仍保持豆瓣8.3分的高分,这一成绩超越93%的动画片和95%的历史题材作品。口碑的持续发酵,使其在现实主义题材爆款影片的夹击中脱颖而出,实现长期放映。伴随而来的“唐诗热”与“唐朝热”更进一步扩大了受众群体。影片摒弃传统神话叙事,转而深入挖掘真实历史,为观众呈现文化根源,这种创新令观众倍感惊艳。通过168分钟的沉浸式体验,观众得以跨越时空走进盛唐气象,完成对自身文化认同的探寻。这种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与文化满足,正是过往神话传说类作品难以实现的。社交媒体上涌现大量观众感言:“那些年少时囫囵吞下的诗句,却在某个瞬间叩击心门。”“国漫终于带来一曲震撼人心的文化长诗,《将进酒》篇章完美诠释了我对盛唐浪漫的想象。”“影片时长近三小时,却浓缩了李白与高适跨越数十载的传奇人生。”

《封神第一部》作为中国魔幻电影的一次重要尝试,尝试在形式层面突破传统神话题材的表达边界。与《长安三万里》通过内容挖掘传统文化的多元可能不同,该片更注重以现代审美重构经典叙事框架。在正式上映前,该片因选择《封神榜》这一被反复改编的古老IP而面临市场质疑,尤其在古装奇幻类型逐渐式微的当下,其"形式创新"的定位更显得与众不同。

影片于7月20日上映,首日工作日票房达4912万元,次日周五虽为传统票房高峰却仅收获5860万元,这一数据似乎印证了市场对其"题材陈旧"的担忧。然而令人意外的是,随后两个周末票房分别突破1.1亿和1.3亿,形成显著的票房反差。这种现象与《长安三万里》形成呼应,二者都在专业影迷与普通观众群体中获得了高度评价,目前豆瓣评分7.9分,超越92%奇幻片和95%古装片的评分表现。

值得关注的是,该片通过深度角色重塑赢得认可。豆瓣热门长评以两万字篇幅系统解析其十大改编亮点:纣王形象摆脱传统叙事中刻板的"暴君"标签,呈现出既有威严又具性感魅力的立体人格;妲己角色被重新定义为复杂人性的载体而非单一的"红颜祸水";殷郊作为核心人物重新获得叙事主导权;姬昌则被赋予承载故事价值的重要使命。这些改编以青年姬发的成长历程为主线,重塑了观众对经典角色的认知维度。

费翔饰演的纣王成为改编典范,其造型设计突破传统桎梏——野性长发与肌肉线条的塑造,成功将这位千年暴君转化为具有现代审美的银幕形象。这种视觉创新配合叙事重构,使影片在保持神话内核的同时,展现出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。

历经半年的封闭式训练营打造,全新亮相的“质子团”为《封神第一部》注入了独特的视觉基因。影片通过将殷商青铜器的厚重质感、宋人山水画的意境营造与元代水墨画的留白美学有机融合,开创出兼具东方韵味与现代审美的电影语言体系。这种突破性尝试获得了广泛市场认可,豆瓣平台“演员kkkkkw”的经典短评“不做中国的《指环王》,而做世界的《封神榜》”便收获了近三万次点赞。随着“封神三部曲”后两部引发的持续期待,该片作为被业界定义为“神话史诗类型拓荒之作”的中国电影工业里程碑,正成为魔幻类型片创作的标杆范本,激励着后续作品的探索与超越。

近年来,暑期档电影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趋势变化。过去引进片虽非档期主力,但常能占据票房十强中的多个位置。然而这一格局正逐渐瓦解,2018年暑期档票房前五由《我不是药神》《西虹市首富》《侏罗纪公园2》《碟中谍6:全面瓦解》《巨齿鲨》共同占据,而到2023年,档期十强中仅剩《巨齿鲨2:深渊》和《变形金刚:超能勇士崛起》两部引进片,且排名均在五强之外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《蜘蛛侠:纵横宇宙》《碟中谍7:致命清算(上)》等制作规模庞大的好莱坞作品,已被国产影片全面超越。

这种转变折射出年轻观众观影偏好的深刻变化。他们正从单纯追求国际大片转向对本土文化的深度认同。导演乌尔善在《封神第一部》创作中强调:"我们应当追溯并重新诠释传统文化。"这种观点与当下"全民读唐诗"的文化现象形成呼应,2023年《长安三万里》的热映便带动了全民学习唐诗的热潮,充分彰显了中国青年群体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。

最新资讯


统计代码